內容目錄
★ 前言
前一集我們提到信長為了報金崎撤退戰的仇,率領織田德川聯軍與淺井朝倉對峙於姉川,大戰一觸即發…..
再次重申,戰場上兩軍的布局是如何轉移的,其實似乎有史料上的空白,造成幾種可能的推測論點,這大概是研究古物、像是讀歷史啊考古啊之類的時候常會遇到的問題,缺少資料就只能用想像力和邏輯去做各種沙盤推演,盡量想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所以接下來的故事,是我們讀了很多資料後,整理出的我們覺得比較合理的版本,也歡迎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跟我們討論唷!

6月28日上午六點,織田德川聯軍往姉川衝鋒,淺井朝倉聯軍也做出回應,衝到姉川中與敵軍對戰,姉川之戰正式開打。雙方在河中推擠抵抗,陷入一場大混戰,戰場上瀰漫著黑煙和塵土,刀劍交戰的鏗鏘聲震耳欲聾,士兵們叫啊喊的,無不拚盡全力做戰,在這混亂的戰場上,刀劍無情,槍砲也不長眼,一個不留神,便會讓自己成為刀下的亡魂。
★ 過程:德川軍V.S.朝倉軍
德川軍雖然僅有約5、6千人,面對擁有兩倍兵力的朝倉軍,德川軍表現卻毫不遜色,在驍勇善戰的三河武士大久保忠世、本多忠勝、及榊原康政的奮戰下,痛擊朝倉軍。
這時的朝倉軍其實士氣不如人,因為帶軍前來援助、與淺井軍聯手的,並不是朝倉家的總大將朝倉義景、而是朝倉家的其他家臣。這點微妙的差距,就會在戰場上造成影響。
一陣酣戰後,德川軍的前鋒酒井忠次被朝倉大軍壓制,但此時德川家康觀察戰場的分佈,發現朝倉軍人數雖多,右方有淺井軍的掩護,但左方卻是門戶大開,因此下令榊原康政繞到左方,從側面攻擊朝倉軍。
榊原康政運用姉川的地形,順著河流彎道後急轉橫向攻擊,攻向朝倉軍的側面,殺得朝倉軍措手不及,陣型來不及轉換,隊伍逐漸潰散,朝倉軍開始敗退撤軍回姉川的岸上。

圖源:wikipedia
★ 過程:織田軍V.S.淺井軍
反觀織田軍的戰事就沒那麼順利了。即便織田軍有5千仍在圍攻橫山城、大約有1萬5千名將兵在姉川,對上大約8千名的淺井軍,雖然織田軍人數上佔有優勢,也派出了超豪華陣容,例如池田恆興、木下藤吉郎、柴田勝家、森可成、佐久間信盛等大將,但卻兵敗如山倒,敗在淺井軍的先鋒磯野員昌的手下。
在日本的古戰場上,一名大將帶的一個部隊,稱為一段。此時的織田軍在姉川部有13段的軍力,卻被淺井軍的磯野員昌不斷擊破,前11段的隊伍都被擊潰,坂井政尚、池田恆興、木下藤吉郎、柴田勝家的隊伍都被磯野員昌攻破,經過這一場戰疫,磯野員昌還留下了「員昌姉川大破十一」的佳話,是他生涯的代表戰──畢竟不是誰都能打敗這些對我們這些後世的人來說的夢幻武將啊!
但那到底這位磯野員昌是誰,怎麼會強到把這些名將隊伍通通擊破,但我們平常好像比較沒聽過他的名字呢?這位磯野員昌的確很厲害,在這場戰役後沒兩年也加入織田陣營,信長看中他的武勇,給予很高的待遇。只是他後來做了一些事,不合信長的意,而自領地出走,在外行蹤不明了十多年,信長去世後才回到他的領地,算是比較令人唏噓的人生結局。
不過,姉川之戰算是他生涯代表戰,他之所以能擊破那麼多織田軍的名將,除了本身的強悍與當時的氣勢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這些織田家的名將從金崎撤退戰開始,一直面臨一連串的大小戰役,累積下來的緊繃與疲勞,使得織田軍這次的姉川之戰有點力不從心,因此被磯野員昌各個擊破。
淺井軍受到磯野員昌的帶動,戰得兇猛,一度逼近信長的本陣,戰況十分危急。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援軍到了。
原本圍攻橫山城的西美濃三人眾安藤守就、氏家直元、稻葉良通等帶3千兵力趕到,稻葉良通的部隊先與德川軍一同擊退朝倉軍,並加入攻擊淺井軍左方的行列,而安藤守就及氏家直元則攻向淺井軍的右方,淺井軍被左右夾攻、沒辦法及時變換隊形,不久便戰敗,逃往小谷城了。
★ 終場:姉川之戰的結局
這場歷經九小時的激烈戰役,最終是淺井朝倉聯軍落敗。雙方死傷慘重,據說織田德川聯軍約有800人陣亡、2千多人受傷,而淺井朝倉聯軍約有1100將士戰死,受傷者據說達數千人。
雙方將士們所灑下的鮮血,據說把姉川及附近的河岸都染成了血紅色,因此後來當地有「血原」、「血川」的稱呼,而在沿岸的激戰地區,現在還有一個「血原公園」──嗯……聽起來真的是很驚悚的名字,臺灣人應該會覺得那個地方超級陰的吧,囧……但日本真的是很盡心盡力保存歷史,現在在google上也可以找得到姉川古戰場遺跡的地點,立了一些說明牌和紀念碑,以紀念並讓後世了解當時的情況,還是很想表達我對這樣的態度的讚嘆啊!
不過,淺井軍內真是大將雲集,除了磯野員昌外,遠藤直經眼見本軍都快要可以殺到信長跟前,這大好機會不容錯過,於是他的軍隊敗逃之時,他並沒有跟著撤走,反而趁亂拿幾顆淺井方戰死將領的頭顱,假扮成織田軍的一員,打算趁領賞時刺殺信長。這真是個超大膽的計策!不過,他被竹中半兵衛的弟弟認出來,雙方激戰了一番,最後遠藤直經戰敗而死。
-686x1024.jpg)
圖源:wikipedia
這場戰役對朝倉還有淺井家衝擊很大,因為他們因此失去了好幾位猛將,例如朝倉家的真柄直隆便是其中一位。據說真柄直隆身材非常高大,身高有7尺,大約是210公分!他總是騎著黑馬、武器是長達160公分的大太刀,若不是孔武有力的人是沒辦法輕易使用這樣的武器的。
在姉川之戰中,他揮舞著大太刀奮戰。當戰況對朝倉家不利、節節敗退之時,為了讓己方的軍隊順利脫逃,他獨自一人單槍匹馬的衝入對戰的德川軍中,突破敵軍好幾段的陣營。但在敵軍包圍的攻擊下,他精疲力盡,臨終前,他大喊:「為我的家族榮耀獻上我的頭顱!」之後便抹頸而亡,壯烈犧牲。
在姉川之戰中,他的弟弟真柄直澄及兒子真柄隆基表現同樣勇猛,也都在這場戰役中戰死沙場,這麼武勇的一家就這樣在同一場戰役中拚戰後死去,令人惋惜。而在姉川之戰中損失多位優秀家臣的淺井家,也因此勢力開始大下滑,三年後,淺井家就滅亡了。這場姉川之戰,堪稱是日本戰國史上的一場重要戰役,影響後續許多的發展。
這邊穿插一下、跟大家分享我讀資料的時候看到的一件有趣的事。我們撰寫的內容,是我們查找許多中日文資料、篩選整理後寫出來的,其中一個我們參考的重要資料,就是《信長公記》,因為這是織田信長的家臣太田牛一寫的半傳記式的紀錄,是近幾年歷史學家們做研究時會參照的重要文獻之一。
但當然,我們讀資料的時候不能只參照一種說法,不然可能會有偏頗或疏漏的狀況。像是這場姉川之戰,我們就發現在《信長公記》裡的紀錄非常有趣。在《信長公記》中,關於姉川之戰,的確花了些篇幅描寫這場戰役,但他其實只寫了淺井朝倉軍聯手、在大依山佈陣、多少又多少的兵力,後來兩軍對峙、大戰開打後煙霧瀰漫,有不少武將的功績流傳後世,也有不少武將在這場戰役中被擊殺身亡──然後就跳到,一場激戰後,織田德川聯軍把淺井朝倉聯軍打跑,贏了。
ㄟ不是啊,中間的過程都沒說啊 XD 這應該是因為其實在這場仗中,織田軍表現不佳、趨於劣勢,所以才沒有紀錄細節吧,太田牛一你這樣太偏心囉 XD 不過這也就是在研讀史料的時候要留意的事,發現古人的心思時,也是其中的一個小趣味啊哈哈!XD
★ 小結
織田德川聯軍與淺井朝倉聯軍大戰於姉川,雙方將士奮勇廝殺,至今仍留下數則傳頌至今的武勇故事,也因傷亡慘重而將河川染紅,使當地留有「血原」、「血川」之稱……
這場決戰最終於織田德川聯軍獲勝,淺井長政有辦法順利躲過追兵、逃回主城小谷城嗎?在前一集被織田軍包圍的橫山城又會有什麼結果呢?淺井長政的大將磯野員昌又為何會向織田軍投誠呢?請讓我在這邊賣一個關子,詳細的戰況會在第九集Podcast為大家揭曉,再請大家蒞臨唷。
下一集,我們來說點輕鬆的,緩和一下這幾集戰爭所帶來的肅殺氣氛。信長的時代剛好是歐洲傳教士東來的時候,信長面對著傳教士所帶來的種種新奇的物品,他會如何反應呢?是鼓起勇氣嘗試看看,還是堅持拒絕呢?我們下集再告訴大家囉,或是大家可以去聽Podcast,那裡有最新的內容唷。
最後,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場死傷慘重的戰爭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唷
下一集 →〈信長與傳教士的相遇:我們所不知道的織田信長 ─ 織田信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