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那麼,對信長來說應該很漫長的元龜元年終於過去了,透過下面我整理的時間軸,大家可以發現這一年根本是信長的磨難年!

若是有點忘記元龜之亂是什麼?或是對於信長到底為何這一年會這麼忙感到好奇的話?可以去看我們先前的文章或是收聽以前的Podcast複習唷
部落格文章從 「元龜之亂」序曲:一日奪得朝倉家金崎城!? ─ 織田信長20 開始,一路到 織田信長的威脅信:比叡山延曆寺的命運就在選擇之間! ─ 織田信長27
Podcast則是從 Podcast#8 命懸一線的金崎撤退戰!腳底抹油塊陶啊! | 織田信長EP.08 開始,到 Podcast#11 草木皆兵!怎麼辦信長!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始動! | 織田信長EP.11
信長這大半年都在征戰四方,最煩的是遇上那個龜縮在比叡山的淺井朝倉聯軍,不打也不投降,就在那邊耗著。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蠻好的策略,因為這時信長的主力軍為了包圍比叡山而動彈不得,各地的反信長勢力便遍地開花,烽火四起,紛紛響應了反對信長的行動,形成第一次的信長包圍網。
信長在網中掙扎,疲於派兵征戰,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讓自己被各方勢力吞噬。最後的結局,就像我們上一集所說的,信長動用自己的人脈與政經關係,請出天皇和將軍足利義昭調停,等於是信長願意低頭,輸了這回合,但就是那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全了己方勢力的生路。
但信長當然吞不下這口氣。尤其在這短短幾個月內,他失去了兩個弟弟、和好幾名親信愛將,憋了半天,結果因為淺井朝倉聯軍一直蹲著不出來,仗沒直接打到,還損失慘重,這樣有氣無處發的狀態,讓信長簡直是怒火攻心。調停後沉寂不到半年,信長帶了5萬大軍,兵分三路,出兵討伐讓他恨得牙癢癢的長島一向一揆。然而這一戰,卻讓信長陷入苦戰,而且又折損了一名身邊大將。這是怎麼回事呢?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故事囉!
★ 伊勢長島一向宗勢力概述
西元1571年、元龜2年5月12日,信長揮軍前往伊勢長島。長島位於伊勢的北部,大家可以對照下面的地圖,可以看到伊勢就位處尾張的西邊,等於鄰近織田信長領地最核心的區域。

圖源:illustAC
而這個區域,長年深受一向宗的影響。信長那時期的一向宗當家顯如,是一向宗第11代宗主,不過早在先前一向宗第8代當家的兒子,便開始在伊勢地區傳教,並於西元1501年興建一向宗的寺院,名為「願証寺」。此後,以願証寺為據點,一向宗在伊勢地區持續擴大影響力,不僅普通老百姓加入,連地方豪族及領主,也多皈依於一向宗,據說伊勢、尾張和美濃三地的一向宗信眾就多達十萬人,可見當時一向宗勢力有多大!不僅人多,他們還像是自成一國一樣,興建了中江砦、大鳥居砦等防禦設施。
★ 信長揮軍進攻長島一向一揆
要攻打長島的一向一揆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是,信長將兵力一分為三,意圖包圍一向一揆的勢力,想說帶著5萬大軍來,總夠用了吧!首先,信長的主力軍布陣在東邊的津島。北邊的小木江城附近的中筋口,由佐久間信盛帶隊往南進攻,西邊則由柴田勝家率領西美濃三人眾等人,由太田口南下。

帶了大軍、又兵分三路往南包抄,原本以為即使對手是人數約有2萬5千人的一向一揆眾,但織田方可是帶了兩倍的大軍來,面對一向宗的烏合之眾,何以為懼。沒想到,事情沒有想像的簡單。願証寺一帶是多條河川的交會地,地形複雜,河川中有許多島嶼,一向一揆眾在島嶼上建有無數的堡壘,形成了密密麻麻的防禦網絡,而且一向宗門徒們各個奮勇作戰,使得織田軍甚至連長島都沒辦法登陸,更別說是突破敵軍的前鋒部隊。
★ 長島撤退戰
眼見戰況陷入膠著,不到四天的時間,信長意識到戰術似乎需要重新調整,於是他當機立斷,下令撤軍。
沒想到,進來容易出去難,一向宗的門徒看到織田軍有意撤軍,便計畫埋伏在他們撤退的道路上,準備偷襲織田軍。他們躲入西邊的山區,打算利用被山勢和大河包夾的狹窄道路,對織田軍發動攻擊。當織田軍經過,埋伏的一向一揆眾便群起發動襲擊,發射漫天的弓箭和鐵砲,導致織田軍大亂。
做為殿軍的柴田勝家隊奮起抵擋蜂擁而至的敵軍,展開了一場激戰。雙方在狹窄的道路上你來我往的推擠打鬥,混戰中,柴田家的馬印甚至一度遭一向一揆眾搶走!這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事!
所謂的馬印,是日本戰國時期,武將為了明確標示自己的位置,在馬身上或是主陣地上,裝有長柄的旗幟,上面通常印有家徽,做為己方部隊的宣告用。這下可好!這個這麼重要的旗幟,居然被奪走!柴田勝家暴怒,覺得這真是奇恥大辱!打算親自冒險衝入敵陣,要嘛奪回馬印,要嘛乾脆奮勇殺敵、戰死沙場。

圖源:wikipedia
但在此時,柴田勝家的家臣毛受勝照阻止了勝家,毛受勝照當時年僅17歲,但他勇猛的衝入敵陣,奪回勝家的馬印,把馬印還給柴田勝家後,又衝回敵陣中廝殺。柴田勝家喜出望外,派出菁英部隊跟著毛受勝照,使毛受勝照在這危及的戰場上活了下來。這位毛受勝照,是柴田勝家身邊親信愛將,其實他名字中的「勝」字,便是柴田勝家賜與他的。我們以後再來談談這位一生為柴田家忠心奉獻、25歲便英勇戰死沙場的毛受勝照。
.jpg)
圖源:wikipedia
在這場混亂的撤退戰中,織田軍一面要面對狹窄山勢中的槍林彈雨,另一方面還有50多艘船隻,從一旁的大田川上攻來,一向一揆不斷從船上、從山上用弓箭、鐵砲攻擊,場面十分混亂。混戰中,柴田勝家也不幸中箭,改由安藤守就指揮織田軍應戰,但不久安藤守就也重傷。織田軍陷入空前的危機之中。
此時,氏家直元替補上場指揮,帶領殿軍阻攔一向一揆的追擊,為信長斷後。一面拼命廝殺,一面向後撤退,沒想到附近稻葉城的城主太田甚兵衛居然倒戈到一向一揆方,使得氏家直元在大田村一帶遭到一向一揆眾包圍,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氏家直元的家臣弓削修理亮殉主自殺,其他的家臣桑元土佐守及西堀勘兵衛等人為了要搶回氏家直元的遺體而戰死。
★ 小結:第一次長島一向一揆
這場第一次長島一向一揆戰,對織田方來說是場完全的失敗,損失了數名大將,及數百人的性命。信長深刻檢討這次的失敗,做為日後對一向一揆報復的參考,經過這戰,他也發現一向一揆的糧食與彈藥補給,主要是透過雜賀眾藉由桑名方向的海陸運補的。這場戰役,給信長帶來慘痛的教訓,但不肯認輸的信長,在心中暗自決定總有一天一定會剷除這可恨的眼中釘。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次長島一向一揆有何想法?對於由百姓組成的一揆軍居然能讓信長大敗而歸而感到驚訝?還是為信長無法為弟弟和家臣報仇而感到可惜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唷
下一集,不安於室的松永久秀又來啦!!他再度與信長為敵,信長有辦法應對嗎?是否會引爆更大的衝突呢?我們下次告訴你囉
下一集 →〈松永久秀反叛!信長重奪京都通道!! ─ 織田信長29〉
封面圖片源自於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