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上一集〈出兵or not出兵?雨神同行的桶狹間之戰! ─ 織田信長09〉我們把桶狹間之戰說完,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什麼啊,這場這麼有名的戰役,居然打得這麼空虛、以為織田信長完蛋了、居然要面對兵力多這麼多的敵軍,是要怎麼打,結果沒想到一下就結束了……」,嗯,對,有時候古代戰爭就是這樣,一個押對寶、一個正確的決策,真的是命運大不同。所以有人認為,織田信長太幸運,居然碰上大雨,戰略才能成功,也有說法是說,信長觀察到天象,認為天氣會變化,機不可失,所以大膽把握,因而讓他一戰成名。而原本聲勢如日中天的今川家,竟然在今川義元去世後,整個崩壞,沒兩年就家道中落到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我想,這就是讀歷史其中一個很有趣的點吧,我們得以從上帝視角回顧古人做了什麼事,為從前的人喝采或惋惜,或是去拼湊他們的想法與心情,我覺得都非常有趣。那麼,我們在日本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織田信長,接下來又會遇到什麼挑戰呢?
我們上一集說到,桶狹間之戰讓織田信長擊潰了東邊的今川勢力,統一了尾張,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北邊的美濃國了。美濃國這塊原本屬於支持他的岳父、齋藤道三的領地,在道三被兒子無情推翻並殺害後,後續的繼任者齋藤義龍與齋藤龍興和織田信長超不合,雙方常處於一言不和就開打的狀況。加上當時社會局勢瞬息萬變,前後信長足足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將美濃國收歸己有。這段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故事囉!
★ 美濃的統治者:齋藤義龍與齋藤龍興
在齋藤道三之後的美濃國繼任者,是堪稱不肖子的齋藤義龍,為什麼說他是不肖子呢?因為我們在〈家庭悲劇、兄弟相殺:織田信行的反叛 — 織田信長EP.7〉說過,他在長良川之戰中,把自己的父親殺掉了。其實關於齋藤道三以及齋藤義龍的身世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說,例如他們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父子,而齋藤道三本身的橫空出世,也是學者們研究的主題。不過這些我們待日後再來聊。
是說道三的兒子齋藤義龍據說身形壯碩,騎馬的時候雙腳幾乎能碰到地面──嗯…雖然我覺得這畫面有點好笑 XDD 但是這是描述他很高、腿很長,所以才會騎馬的時候腳幾乎要碰到地啦XD 齋藤義龍不僅體格好,能力也很好,在戰場上擊敗自己的父親,也常讓侵犯美濃國的織田信長吞敗仗。但這樣感覺頭好壯壯的齋藤義龍,卻在西元1561年、我們上一集提過的織田信長和松平元康達成清洲同盟的前一年,突然因病去世了。接任的齋藤龍興,當時不過13、4歲,年紀還小,對於織田信長的各項戰爭攻擊,應對沒有祖父道三及父親義龍那麼好。這讓信長對於難攻不下的美濃主城稻葉山城,覺得有可趁之機。

圖源:Wikipedia
★ 森部之戰:前田利家的成名戰
於是,就在義龍病故的兩天後,信長隨即率兵1500名渡過木曾川及飛驒川,對西美濃出兵,是為「森部之戰」。美濃方面不敢大意,派出齋藤六人眾中的長井衛安及日比野清實率領6000名將領應戰。看到齋藤軍在大雨中匆忙行軍,準備應戰的模樣,信長內心暗自欣喜,認為這根本就是老天爺給的好機會。雖然信長軍人數較少、屈居劣勢,但在敵軍要過河時,信長下令發動攻擊,由柴田勝家及森可成擔任先鋒,一舉擊潰齋藤軍。雨中激戰後,齋藤軍大敗,齋藤方的主將戰死,信長軍共殺敵170人。

這場戰役,對一個信長身邊後來赫赫有名的武將來說非常重要,那就是前田利家。因為這場戰役是前田利家的成名戰。其實他原本是不被允許參與這場戰役的,因為他正在被處罰中,但前田利家擅自參戰,並砍下了敵方一名猛將的首級,信長終於赦免了他,還稱讚他幹得好。而現在在日本,這場森部之戰的古戰場是個市民休憩的場所,種了一顆「出世之松」以紀念前田利家。──這是我覺得日本很令人敬佩、也很誇張的一點。在日本真的常常哪裡就立了個碑、附了個說明牌,說這裡是某某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什麼古戰場、出生地、遭刺殺之地,到處都是!真的很重視歷史的保存,有種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覺,太厲害了,總覺得這是臺灣可以學習的地方啊。
750像素-1.jpg)
圖源:photo AC
★ 十四条之戰及犬山城叛變
森部之戰後,信長佔領了墨俁砦,便繼續前進,另外蓋了十九条砦,作為攻佔美濃的基地。齋藤龍興接獲消息後十分生氣,立即從稻葉山城出發,而信長也立即出兵,兩軍在十四条這個地方短兵相接。在此之前沒幾天,齋藤軍才在森部之戰中敗給了織田軍,如果連續戰敗可能會影響美濃國的存亡,於是齋藤軍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信長親自帶兵出征,但卻一度敗退,兩軍到附近的輕海地區,重整軍勢再戰。
此時,雙方皆派出足輕、也就是當時的步兵應戰,戰況激烈,從下午一路戰到晚上,打得難分難捨。這是一場雙方都輸不起的戰鬥,所以每個人都卯盡全力拚戰。突然,瞬息萬變的戰場出現了一個缺口,齋藤方的重臣「真木村牛介」戰敗,織田軍趁勝追擊,擊殺了齋藤家的另一名家臣後,局勢逐漸轉往織田軍這邊,不久後齋藤軍便趁著夜色撤退了。這一戰,織田軍看似沒什麼大損傷,但其實留守十九条砦的織田信益──我們姑且叫他信長堂弟2號──這位堂弟2號因留守十九條砦但卻遭受攻擊而戰死,因而埋下織田信清反叛的伏筆。因為織田信清的名字太容易混淆,所以接下來我們先叫他堂弟1號。

其實堂弟1號原本和信長關係不錯,信長將其中一個妹妹嫁給他,而且先前他們還聯手一起攻打岩倉城。但在剛剛提到的十四条合戰中,堂弟2號戰死,堂弟1號覺得是信長戰場上調動的謀略不佳,才會害自己的弟弟戰死,因此堂弟1號憤而和齋藤龍興結盟。這一結盟可不得了,堂弟1號是犬山城的城主,旁邊還有小口城及黑田城兩個支城,這三座城位於尾張的北部,與美濃國交界處。這樣一聯手,造成尾張北部門戶大開。起先,信長要小口城的城主、也是堂弟1號的家老去調停,但失敗了。於是,西元1562年、永祿五年六月下旬,爆發了這場堂兄弟的對決戰
這場小口城戰役,由信長軍進攻,不久便攻破小口城,在城內展開了混戰。是說小口城真的很衰,其實這不是堂弟1號的城、是協助兩邊調停的家臣的城,結果因為堂弟1號還沒回自己的犬山城,所以就在這打起來了。
在城內的混戰中,信長的近側岩室長門守被刺中腦門而戰死。這位岩室長門守是在上一集桶狹間之戰時,我們說到信長突然喊說出兵、就策馬奔出、結果只有身邊5個貼身隨扈來得及跟上他,岩室長門守就是其中一人,對信長來說能這麼快跟上他反應的人實在不容易,所以對於岩室長門守戰死,信長覺得十分婉惜。雖然小口城攻破是攻破,但卻遲遲沒能戰勝,雙方纏鬥了好幾小時後,信長決定退兵。結果這一仗,信長不但沒能獲勝,還賠上了一位親信愛將,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小結:
信長在美濃攻略戰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多場艱困的戰鬥。一場場的戰鬥,實力與天運兼具者脫穎而出,如前田利家,但也有不少幹才因此殞落,如岩室長門守,也有人因此對信長懷恨在心進而反叛,如犬山城主堂弟1號,這一幕幕交織出信長美濃攻略戰的序曲。接下來又有哪些人物會登場,在這歷史洪流上留下一鱗半爪呢?就請大家敬請期待囉。
下一集 →〈美濃攻略戰2:竹中半兵衛登場(稻葉山城的守與奪)、信長遷都小牧山城並奪回犬山城 ─ 織田信長11〉
頁首大圖Image by photo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