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終於……終於做好的萬全的準備,信長七年的美濃攻略戰,終於要在這一集畫下句點,在前面1、2、3、4集中我們藉由不同的戰役帶出信長身邊眾多英勇奮戰的將領,也說明這在七年間信長所遭遇的困頓與突破的歷程,也闡述了信長不斷構思、研擬各式戰略,以求奪得難攻不落的稻葉山城,但最後究竟是如何取得的呢?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故事囉!
★ 奪取稻葉山城
稻葉山城到底為什麼那麼難攻陷呢?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真的在山上。大家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岐阜城」,嗯這邊先破梗一下,這是稻葉山城被信長拿下後改的名字。用岐阜城比較可以找到中文的資料。岐阜城坐落在海拔320公尺的山頂上,走路的話大約要一小時才能到山頂!所以通常會搭纜車上山。在這樣的高山上,山腳下的風景一覽無遺,當然若有敵軍來犯,也能很早就清楚看見,所以光這點,就是個非常好的防守點了。

圖源:photot AC
而這易守難攻的稻葉山城,終於出現了一個破口。而這件事,還要從我們上一集提過的齋藤龍興,以及竹中半兵衛開始說起。
美濃國的現任家督齋藤龍興,不但沒有祖父道三的智慧與謀略,也沒有父親義龍的武勇,整天只知道和身邊親信飲酒作樂。身為西美濃三人眾之一的安藤守就看不下去了。西美濃三人眾,就是西美濃的三大咖,分別是安藤守就、稻葉良通及氏家直元。他們是美濃國的重臣,自從道三去世後,他們三人眾已多次率兵迎戰並擊退來犯的信長,但看到主君這麼廢,有一天安藤守就忍不住直言進諫,希望家督龍興不要再這樣荒誕度日。
.jpg)
圖源:Wikipedia
結果,這麼廢的主君當然會覺得忠言逆耳。龍興勃然大怒,把安藤守就關入大牢一段時間。後來安藤守就被釋放,但這件事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包含西美濃三人眾的其他兩人。他們三人眾互為姻親,關係密切,都是美濃國一直以來的重臣,而且他們也都覺得現任家督真的太廢,所以對於安藤守就因為勸諫而入獄,都感到十分不滿。另外一個對此事不滿的人,就是竹中半兵衛。在上一集我們提過,竹中半兵衛是安藤守就的女婿。半兵衛也看不下去主君的荒誕行徑,因而與岳父一同進行了奪城計畫。半兵衛奪城後,自請處分,隱居了起來。後來,木下藤吉郎三顧茅廬、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延攬到半兵衛,而對主君龍興早就失望透頂的安藤守就,就在半兵衛的引領下,投入織田陣營,並出面勸三人眾的其他兩人也加入織田家。
西元1567年、永祿10年8月1日,西美濃三人眾同意加入織田軍。
通常接下來為了表達自己屈從的誠意,就會提供人質,而三人眾也依慣例要交人質給信長。信長派了兩個人去接收人質,但在人質到達前,信長就火速集結軍隊,出兵進攻,先拿下稻葉山城南方的瑞龍寺山,並同時派兵進入稻葉山城的城下町去放火,意圖燒去齋藤家的防護,使稻葉山城成為一座裸城。隔天,信長在稻葉山城的四周築起柵欄,完全包圍了稻葉山城,使齋藤龍興孤立無援。當西美濃三人眾面見信長時,表達了對信長用兵神速的驚訝。信長則是一副「有嗎?還好吧?」的態度。
被團團包圍的齋藤龍興,只能以籠城對抗,但據說8月15日、也就是大約15天後,齋藤龍興便開城投降,沿長良川跑到伊勢北部的長島去了。這座易守難攻的稻葉山城,在這次信長電光火石的奇襲策略下被攻破,因為這些年來一連串的計策奏效,所以真正攻略稻葉山城時沒花到什麼力氣和時間。長達七年的美濃攻略戰,就這樣,終於畫下了句點。

據說齋藤龍興投降時,雙方講好開城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放龍興一條生路。信長念在道三對自己的賞識,也就不打算為難道三的孫子,便答應了。但信長調侃了龍興一番,對他說:「嗯?這不是齋藤龍興本人吧?齋藤龍興可是道三大人的孫子,應該是智勇雙全的人才對啊,這人是冒牌貨吧?把他放了吧,我的刀是不殺冒牌貨的。」信長的嘴巴也是蠻壞的,雖然龍興的確就是個小廢廢,不過他也不放過機會,當場羞辱了他一番。或許因為這樣,後來龍興參加了一些戰役,積極出力於打倒織田家。可惜終其一生未能達成,也沒能恢復齋藤家的領地。
★ 治理美濃
● 以岐阜城為首都
信長攻下稻葉山城後,決定再度遷城,把主城從小牧山城遷移至稻葉山城。一方面是因為稻葉山城是依山而建的難攻不破之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美濃良好的地理位置。美濃的東方雖然有武田信玄的信濃國,但兩國交界處是地形崎嶇的山陵地,很難翻越。而美濃北方是比較弱的飛驒國,不成威脅。南面是信長自己原本的領地尾張,而西面則是已經打點好、把妹妹嫁過去的近江,若考慮到日後上洛,從美濃這邊出發,路線比較通順。所以選擇稻葉山城為新主城,除了鞏固自身的防禦外,對於邁向下一階段──前進京都──也有重要的意義。
在佔據稻葉山城後,信長依照政秀寺開山禪師澤彥的建議,將原本稻葉山城所在的「井之口」這個地方改名。據說當時,澤彥禪師依據中國古代西周文王起兵岐山、後來成功推翻商朝的典故,提出岐山、岐陽與岐阜這三個選項,而信長最終選定「岐阜」一詞。大概是因為「阜」這個字,一方面就是山丘的意思,很符合依山而建的稻葉山城的城池形式,另一方面隱含了孔子出生地「曲阜」這個地名的意味,算是對儒家文化的致敬。因此,稻葉山城也就跟著改名為岐阜城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古代受中國影響很深,也因此日語中有許多漢字,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是從中國的書法演變而來的,還有,日本從前的首都平城京與平安京,也是仿唐朝的長安城規劃建造的喔!
● 宣告「天下布武」
也是從這時期開始,信長開始使用「天下布武」的印鑑。以往對於「天下布武」的解釋,是說「以武力取得天下」,看起來是個非常霸氣的宣言,也很符合我們對於織田信長的認識。但近年來經過各種研究及資料的比對,對於「天下布武」有了新的解釋,說是信長用以宣示自己要輔佐將軍足利義昭,重振室町幕府的宣言──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感覺就不是信長這個霸主會做的事啊!

圖源:Adobe Stock
這其中的邏輯是這樣的:首先,關於「天下」這個詞,當然從我們中文的角度來看,就是指整個日本。不過,近年學者研究指出,其實在戰國時代,「天下」指的是以京都為中心的五個周邊國,合稱五畿內。所以,現在有學者提出,其實「天下布武」是「讓武家的棟樑、足利將軍統治五畿內」的意思。
這裡有個有趣的應證論點:其實在當時,信長這個「天下布武」的印鑑,不只對國內使用,也在對外的書信中使用。例如信長寫給當時關係良好的毛利家及上杉家的書信中,也使用了這個印鑑。假如「天下布武」是要用武力統一全日本的話,用這個印鑑在寫給毛利和上杉的信中,不就好像是在跟他們挑釁嗎?如果這個新說說得通,那就是信長在向毛利還有上杉表示,自己正努力支持將軍足利義昭,要振興幕府。
「天下布武」到底是「以武力取得天下」,還是「讓武家的棟樑、足利將軍統治五畿內」的意思,還沒能有個定論,有時歷史的研究就是要等待有更多資料、多方辯證後,才能更了解那麼久遠以前的事情。不知道大家對於「天下布武」的解釋怎麼看呢?我自己是一時之間還很難接受新說,感覺有點衝擊,因為和以往認知的差太多了,但又好像聽起來蠻合理的。也許有更多資料說服我後,會更能好好接受不同的說法吧。
● 經濟政策:樂市樂座令與廢除關所
有了岐阜城的信長,很有遠見的,在領地推行了經濟上的新政策,稱為「樂市」及「樂座」。信長如此看重經濟發展,應該是繼承了他父親的商業頭腦。
信長的父親信秀深知經濟實力可以帶來的種種好處,還記得嗎?當初原本信長家只是清州織田三奉行之一,後來實力可以凌駕於主家之上,其實雄厚的經濟實力,就是他們能竄出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信長他老爸辛苦經營的結果。畢竟若要養軍隊、或是購買當時造價不斐的鐵砲等新式武器,沒有錢,是辦不到的。據說信秀在世時,曾向朝廷獻上一筆4000貫、相當於現在2億日幣的皇宮城垣(ㄩㄢˊ)修理費,這是非常驚人的天價。順帶一提,同一年隔壁強大的今川義元獻上的金額是當年的全日本第二名,500貫。4000比500!真的是非常大的差距,也難怪當時的朝廷會對信秀非常有好感,還因他那幾年的貢獻,任命他為三河守。
而現在,信長也推行「樂市」及「樂座」,為自己累積財富。當時的市場,原本主要是由寺院及神社掌控,如果想要經營店面,就需要寺院或神社的同意,並繳交營業相關的費用。在寺院或神社的庇護下獨佔生產與販售的同業公會,稱為「座」,座位的座。如果想要加入座,就需要付費購買,或是親兄弟轉讓才行,但因為數量有限,所以外人很難加入,等於市場都被壟斷了。
而信長頒布的「樂市」令,其實就是免除市場稅與商業稅,藉此讓更多工商業者進駐,振興當地經濟發展,進而讓掌控該地的織田信長更加富裕。後來,信長更進一步推動「樂座」令,廢除座的特權,也就是廢除享有獨占特權的同業公會,藉此提高市場自由化,促進經濟繁榮。不過,一般我們常誤以為樂市樂座令是信長獨創的,其實最早的樂市令是源自於西元1549年近江地區觀音寺城的城下町,由當地的大名六角定賴所頒訂的。由於這項政策成效很好,促使其他大名效仿,而織田信長正是其中一位。
除了樂市樂座令之外,信長也致力於打通重重阻隔的「關所」。所謂關所,是室町時代日本各個豪族會在各自領地內設置的關卡,用以對往來的旅客收取過路費,作為領地內的資金。由於這種做法施行已久,豪族和民眾都把這件事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會降低人流的移動,進而減緩商業的發展,因為四處移動的話會需要繳費,大家當然是能省則省,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只在固定的地方經商,人流也就不常移動了。因此,信長努力廢除領地內的關所。隨著領地的擴張,關所廢除的政令也隨之推行,像是西元1569年信長平定伊勢國,伊勢國以關所眾多聞名,其中有一條18公里的路,就有多達60多個關所,平均不到300多公尺就有一個關所,真是堪稱吸錢大道!而這樣的情形,在織田信長到來後就終結了。可以想見,信長的政策為往來的行人及商旅帶來非常大的便利,促成各地更頻繁的交流,進而刺激經濟的發展,為信長帶來豐厚的財源,真的是非常聰明的作法。
.png)
圖源:photot AC
★ 小結
聽到這,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稍微對信長改觀,對他的印象不再只是殺人如麻的霸主。其實織田信長很有經營的頭腦,他或許有著與當代不同的思維,但他秉持自己的信念,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五畿內、甚至後來的全日本,帶來和平的靜謐。經過這些年,終於拿下美濃國、讓自己的領地瞬間變大數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透過上洛,更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事情真有這麼順利嗎?我們下集再告訴你囉!
下一集 →〈再戰北伊勢:兩位織田改姓!? ─ 織田信長15〉
頁首大圖Image by 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