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第十四集Podcast的最後,我們說到乖寶寶足利義昭受夠了,決定要掙脫信長把拔的管控,起而造反。其實我們第七集Podacst的時候說過,足利義昭原本非常感謝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信長帶他上洛,使他能脫離「貧乏公方」這個落魄的稱號,回到京城,繼承將軍頭銜,所以當時他甚至尊稱才不過大自己3歲的信長為「御父」,也就是真的喊他一聲爸 XD
750像素-1.jpg)
圖源:wikipedia
但後來,信長逐漸頒發了總共21條的殿中御掟,規定足利義昭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誰都看得出來這是要把將軍架空、由信長掌握實權的規定。這讓實際上想恢復幕府實權和地位的足利義昭十分不滿。誰想被架空啊?於是據說,足利義昭逐漸在暗地裡聯繫各方勢力,醞釀哪天要奪回權柄。結果,不知道信長是不是愈看足利義昭愈不爽,除了規範他的21條殿中御掟,又宣佈了其他新的事項!而且這次,不只給足利義昭,甚至還廣發至各地,讓足利義昭顏面掃地。這兩人的不和,最後甚至造成當時的室町幕府的滅亡!到底怎麼會搞成這樣呢?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故事囉!
★ 「異見十七條」發布
在信長發布殿中御掟後,他和足利義昭的關係可說是每況愈下,這也是很合理的。但信長對於足利義昭私下與各方勢力勾結的事情感到很不爽。於是,西元1572年、元龜3年9月,信長發布了「異見17條」,洋洋灑灑把那段時間內足利義昭沒做好的事都給列了出來!
而且,這次他的收信人不是只有足利義昭,而是四處廣發,連武田信玄、奈良的興福寺、也就是我們先前提到的那本珍貴史料 《多聞院日記》的作者所處的寺院,也都收到這份「異見17條」,讓大家都看到信長是怎麼說足利義昭的不是。這對足利義昭來說,已經不是「丟臉丟到家」可以形容的了。於是雙方關係正式決裂。
★ 「異見十七條」的內容
那麼,在「異見17條」裡,信長到底指責了足利義昭什麼呢?這17條內容很長,我們說幾條讓大家聽聽看,大家應該會覺得,信長真的是對足利義昭意見很多 XDD
第3條寫道:「義昭殿下對於幕府的忠臣,並沒有給予對應的恩賞,身分比較低的新人卻能得到報酬。這樣忠誠之心會顯得不重要,而且別人聽起來也會覺得是很不好的做法。」
第8條說道:「關於若狹國安賀庄的代官不當的行為,粟屋孫八郎已經提出控告,我也曾贊同並向義昭殿下提出建言,結果至今殿下沒有任何的回應。」
第9條說:「聽說小泉留在家中的雜物、甚至腰刀等都被沒收了。如果小泉意圖叛亂或是做出了什麼不法的事,那麼受到懲處是合理的。但小泉只是捲入了一場爭吵、還因此死了。的確要遵守法律沒錯,但如此嚴厲的處罰,世人只會認為公方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得到小泉的東西而做出的判決。」
第14條說道:「去年夏天幕府將糧倉的米出售換取錢財,這樣的舉動讓人大為震驚。將軍從事商業活動是前所未聞的事。糧倉中充滿糧食,才是一個正常、良好的狀態。義昭殿下這樣的做法,令人非常驚訝。」
最後一條甚至提到:「民眾都在說:『將軍很貪心,別人怎麼說都不聽。』,因此尋常老百姓都稱公方為『惡御所』。當年足利義教殿下也是被這樣稱呼的。為何大家會有這樣的傳言,殿下或許該好好思考一下。」
最後一點,為什麼信長要提到足利義教、這個足利義教又是誰呢?他是第6代將軍,因為家臣的叛變而被刺殺。那次的家臣叛變,不是像之前足利義輝碰上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那樣,是被神經病家臣殺掉,足利義教因為試圖恢復幕府權威,採取獨裁統治,他性格殘暴、專斷而且暴躁易怒,常因小事情將人處以重罪,因此獲得了「惡御所」的綽號,也因此在最後,家臣叛變,將他刺殺。所以信長等於是拿這件事威脅足利義昭說「你最好想想足利義教的下場、不要太囂張啊!」這17條內容都在指責足利義昭的不是,而且嚴格說來,足利義昭是堂堂一個將軍、織田信長只能算是個大名,也就是類似上司被屬下指著鼻子罵的概念,也難怪他們會從此決裂了。

圖源:wikipedia
★ 「異見十七條」的用意
不過,為什麼信長要在那個時間點發出「異見17條」呢?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織田信長,他一定會氣撲撲的抱怨一堆吧!
據說此時的信長,曾寫信給上杉謙信,抱怨說「武田信玄這傢伙真是毫無道義可言!我再也不要跟他好了!」因為其實原本,武田家和織田家是有盟約關係的,我們在第5集、講信長上洛前的故事時曾說到,西元1565年、永祿8年的時候,織田信長將養女龍勝院嫁給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勝賴。

圖源:wikipedia
但後來龍勝院生下兒子後不久就去世了,為了維繫雙方的盟約,武田信玄答應要把女兒松姬嫁給信長的嫡長子信忠,只是定下這樁婚事時男女雙方年紀都還很小,信忠才11歲,松姬才7歲,所以還沒正式結婚。這下,在武田信玄出兵的這年,信忠已經16歲,但松姬才12歲,他們還沒正式成婚,結果武田信玄就背棄他們的盟約、出兵攻打德川家康,還有屬於織田勢力的岩村城,所以信長憤而解除他們兩家的婚約,雙方的盟約告吹。
不過,信長真的沒料到武田信玄會出兵上洛嗎?我想他一定會有所防備,因為信長應該很清楚,如果強大的武田信玄在信長和足利義昭處不好的此時上洛,武田信玄就有討伐信長的正當理由,也就是協助將軍恢復幕府權威。如此一來,信長就會被視為是叛徒,其他大名也可能群起討伐信長,信長可能會落入非常不妙的處境,甚至因此被滅掉也說不定。
所以這「異見17條」,很有可能是信長為自己買的保險。什麼意思呢?
足利義昭看武田信玄在三方原之戰中大獲全勝,因而起兵跟進,打算推翻信長的勢力。就像我們上一集說的,足利義昭一起兵,信長立刻和他談和,一邊提議和解,一邊警告義昭如果不接受和解的話,那他就要動用全部的兵力攻打京都,並讓京都陷入火海。
在和談的同時,信長暗中複印了「異見17條」發送至各地,讓看到的人有種「信長一直提出忠告,但將軍都不聽、也不好好做事」的氛圍。「異見17條」也傳到武田信玄手中,據說武田信玄看了內容,曾表示說:「信長真不只是個普通人啊。」暗指織田信長這個計策出得漂亮。所以信長在這時發出「異見17條」,很有可能是為了在足利義昭起來造反的時候,營造一種「義昭是壞人,信長是正義的一方」的感覺,是很聰明的一步。
★ 小結
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信長真的是個很厲害的人呢!信長不僅善於帶兵打仗,在政治謀略上也有一把刷子,「異見17條」正好展示了這一面。如果沒有「異見17條」的宣傳戰,或許信長就會失去大義的名分,進而遭到各方大名的圍剿,甚至走向滅亡。
而在頒布「異見17條」的同時,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的爭鬥其實仍在持續著,這場鬥爭將會如何發展呢?信長是否真會實踐他的威脅、放火焚燒京都呢?我們下集再告訴你囉!或是大家可以去聽Podcast,那裡有最新的內容唷。
下一集 →〈信長火燒京都!將軍足利義昭的絕望 ─ 織田信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