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在上一集的最後成功上洛的信長,就此登上權力的巔峰了嗎?當然沒那麼容易啊,不然我們節目的信長系列就要結束了 XDDD 但上洛這件事,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等於是讓大家都知道,他信長的實力就是這麼強。接下來,信長又用各種不同的政策,讓世人逐漸正視他的存在。
在此之前,信長先好好享受上洛所帶來的成功果實,也就是新任將軍足利義昭對信長的感恩,以及連帶的封賞。究竟足利義昭會給予信長怎樣的獎賞,信長又會如何回應?是欣然接受?還是提出其他的要求呢?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 短命將軍:足利義榮
上洛後,足利義昭在信長的簇擁下,受朝廷封為第16代將軍。信長帶著大批軍隊進入京城,三好三人眾只好默默退出,但他們可沒消失,只是躲在暗處準備伺機而動。這時的第15代到第16代將軍的轉換,並未特別發生戰爭,可能因為信長氣勢銳不可擋,所以三好三人眾默默讓開,而那任期短暫的第15代將軍足利義榮,則是因為病痛纏身,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進入京都。
.jpg)
圖源:Wikipedia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著作物 – photo of the artwork, CC 表示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3928327による
──這中間有件我覺得有點荒謬的事。在日本史上,歷代將軍中沒有踏入京都的,就只有這位足利義榮,以及之後幕末的德川慶喜。每位將軍至少在受封時,會到京都受封。結果足利義榮沒有去到京城,也照樣得到將軍位,然後7個月後,將軍位子就換足利義昭坐。不覺得當時朝廷對於將軍的任命很隨便嗎?三好三人眾說要讓足利義榮當將軍,就當,信長來了,說要讓足利義昭當將軍,就當,現在是怎樣啊怎麼有種隨便的感覺?XD

圖源:Wikipedia
★ 新任將軍足利義昭對信長的恩賞
順利當上將軍,足利義昭非常感激信長,因為原先他求助無門的時候,大家譏笑他是「貧乏公方」,但在信長的協助下,他成功上位,達成自己的理想。於是,他稱呼比自己只大三歲的信長為「御父」,御用的御,也就是類似「我敬愛的父親」的意思,真是夠巴結的 XD 這樣還不夠,義昭甚至打算授予副將軍或是管領、也就是將軍輔佐官的職位給信長,可以說是要讓信長擁有將軍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如果你是此時的織田信長,你會接受嗎?是我的話,當然不接受。這時候的幕府跟風中殘燭沒什麼兩樣,名存實亡,我要他給我個官位幹嘛?而且,收了官位,不就等於同意我就是在將軍之下嗎?我可是想拿天下的人ㄟ,我何必呢?聰明的信長,婉拒後,提出了另一個請求:他希望將軍把大津、草津、以及堺這三個地方給他,成為信長的直轄地。

圖源:illust AC
這三個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呢?首先,大津和草津都在近江南部,大津是湖泊交通的要道,人員進出與物資流動很頻繁。而草津則在交通要道的交會點,商業發展當然非常繁榮。堺則是一個重要的海港城市,不僅與中國、朝鮮有貿易上的往來,16世紀歐洲人往東發展,也匯集到這個港口做交易,由此可知堺背後的經濟含金量有多高!另外,堺除了經濟實力,還有工業實力,他們能夠自製鐵炮,是個很驚人的先進的城市。這也是信長為何提出想獲得堺的原因。──聽到這,加上我們上一集的說明,大家應該會再次感受到,信長真的很重視經濟發展,深知「金錢就是力量」XD
足利義昭答應了。信長如願獲得這三個地方,但卻遇上了一個大問題。堺這座城市真的很特別,以往是由當地商人組成的巨大商會自治的。這下居然有人想在這設立代官所、管理這座城市,當然會引起原本坐大的商人們不滿。於是,帶頭的超級富商們,暗中和三好三人眾勾結,打算鬧事。
當初三好三人眾在信長進到京城後,只是離開了,並沒有解散。其實在上洛兩天後,信長就馬不停蹄的揮軍追擊三好三人眾,用5萬大軍平定了五畿內,不少城池見到那麼一個大軍隊攻來,都自動投降。三好三人眾無處可逃,只能流竄到五畿外的地方去。
★ 小結
這下京城內外都安定了,足利義昭也允諾將信長想要的大津、草津、以及堺給他,信長覺得這邊沒什麼事、應該可以平靜一陣子,便留下丹羽長秀及少量的兵力,負責京都的防務,自己帶大軍返回美濃。
沒想到,不久又發生一個危機,讓信長趕忙率軍救援,那麼是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下集再告訴大家囉,或是大家可以去聽Podcast,那裡有最新的內容唷
下一集 →〈將軍足利義昭危在旦夕!?本圀寺之變 ─ 織田信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