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前一集我們提到信長在面對三好三人眾與石山本願寺的勢力時,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也趁機發兵攻擊,信長部下森可成等人雖然立即前往要地防守,並奮勇殺敵,但雙方兵力懸殊之下,森可成等人最終於宇佐山城之戰中壯烈犧牲。不過他們在數日內成功妨礙了淺井朝倉聯軍,使其無法順利突襲信長的背後,成功把敵軍拖延在近江地區,宇佐山城也因家臣們各務元正、肥田直勝的奮勇抵抗,成功避免被攻陷。後來兩人都受到信長的賞賜。
★ 撤離野田城、福島城戰場,包圍比叡山
9月22日,信長得知森可成等人戰死,且淺井朝倉軍放棄攻打宇佐山城、轉而往京都進軍的消息,決定立刻從與三好三人眾及一向一揆的戰事中撤退,全軍前往京都。信長命柴田勝家和和田惟政為殿軍,自原本的野田城與福島城戰場中撤離。
-747x1024.jpg)
圖源:wikipedia
撤退途中,織田軍來到江口川,這是條水量豐富、水勢強勁的河流,自古以來要渡過江口川,都是需要搭船的。然而,當織田軍行軍到這時,一向一揆蜂擁而起,把渡船都給藏了起來,還因為認為織田軍過不了河,便囂張地在對岸叫囂挑釁。
此時,有著高超騎術和泳技的信長,親自騎馬過河,了解水流情形。不久,信長一聲令下「渡河!」要求將士們渡過看似湍急的水勢。軍令如山,況且是對軍隊管理很嚴格的信長下的令,士兵們不疑有他,一起入了水。結果,水深其實比看起來的還要淺,士兵輕鬆的徒步過了河。這在過往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江口川附近的人們對於這件事都嘖嘖稱奇。
淺井朝倉聯軍聽聞信長返回、且逐步逼近了的消息,便放棄對京都的進攻,並在延曆寺的協助下,撤至比叡山上嚴陣以待。信長得知動向後選擇追擊,將比叡山團團包圍。
★ 比叡山延曆寺
比叡山是日本一座古老的信仰聖山,山上寺社眾多,佛寺中以延曆寺最為著名。延曆寺是日本天臺宗的總本部,最澄大師於西元9世紀將天台宗傳入日本,發展至信長這個時期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在佛教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延曆寺甚至有「日本佛教母山」的美名。
-1-621x1024.jpg)
圖源:wikipedia
這座擁有古老歷史的寺院,在西元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比叡山延曆寺的佔地非常大,基本上像是整座山都是寺院聖地的感覺。寺院內可分三個區域,東區稱為「東塔」,西區稱為「西塔」,北區稱為「橫川」。延曆寺到底佔地有多大呢?寺院內甚至有接駁巴士!像是從東塔要到西塔的話,可以搭3分鐘的接駁巴士,或是走路20分鐘,真是誇張!而到比較遠的北區──橫川地區的話,則要從東搭接駁巴士15分鐘、或走路100分鐘才能到!從西塔搭車的話也要搭個10分鐘。真的是幅員遼闊啊!(比叡山延曆寺官網有一張「比叡山延曆寺全體圖」,透過空中鳥瞰會對整體分布有更清楚的認識,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唷)
另外,因為延曆寺在比叡山山上,如果想上山,可以搭日本落差最大的叡山纜車、再轉索道上山。值得注意的是,叡山纜車、索道、接駁巴士在1到3月的冬季都是停運的,只能想辦法步行上山喔。看了延曆寺的導覽,發現比叡山上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景點,就是琉璃光院,是只有春季和秋季對外開放、一個超厲害的賞楓景點,是我清單上想去一直還沒機會去的地方,很推薦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走走喔!

圖源:photoAC

圖源:photoAC
★ 信長的威脅信
畫面再回到被織田軍團團包圍的比叡山。
畢竟比叡山是宗教聖地,信長沒有直接開戰,而是傳了封信給延曆寺的僧人們,信的大意是這樣的:「如果你們選擇投靠織田方,我就恢復你們過去被剝奪的寺院地產。如果不願意加入,請保持中立。然而,如果這兩條路你們都不選,選擇投靠淺井朝倉陣營,那麼,比叡山就等著被烈火吞噬吧!」
沒想到,延曆寺對此沒有任何回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果延曆寺投向織田方,等於給撤退至比叡山的淺井朝倉聯軍判了死刑。如果選擇保持中立,也是違背佛教的教義,因為這表示延曆寺將對尋求庇護的人袖手旁觀、置之不理。延曆寺似乎選哪邊都不太對,因而保持沉默。
不過我想,也有可能是這些出家人處之泰然,對這種鬥爭的事反應比較淡漠,所以沒打算回應信長。也有可能是延曆寺認為信長不可能真的動手燒山,一般人哪敢對佛寺動手了?更何況是這座從平安時代、當時已有600多年歷史、有著日本佛教母山美名的延曆寺呢!織田信長難道敢背棄神佛嗎?
嗯……還記得我們在上一集說的,傳教士佛洛伊德對信長的觀察與評價嗎?那時佛洛伊德便寫到,信長不信神佛,他自己就是神佛、就是那位應該要受人民崇拜的信仰中心,因而後來在安土城蓋了五層七樓的天守閣,充分展現自己宗教上的天道思想,企圖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者,來支配信仰的世界。所以不要以為他不敢,他可是那位流傳後世、驚世駭俗的織田信長啊!
對於延曆寺的已讀不回,信長感到十分憤怒,但信長沒有馬上如信中威脅的對比叡山放火,而是先持續對比叡山進行籠城。此時延曆寺等於是默許淺井朝倉軍待在比叡山上,他們甚至在山上蓋起據點,令信長氣到一個不行。
★ 小結
信長為了應對從後方來襲的淺井朝倉聯軍,只能放棄與三好三人眾以及石山本願寺的爭鬥,並盡速趕往後方戰場。而淺井朝倉聯軍一聽信長從遠方殺來,立即放棄攻打京都的戰略,改以比叡山延曆寺為據點防守。信長聽聞後,寄了一封信,讓延曆寺自己選擇,是要豐厚報酬、還是要烈火焚身,沒想到延曆寺居然來個已讀不回……
信長該如何處理延曆寺呢?處理完延曆寺後是否就天下太平了呢?請讓我在這邊賣一個關子,詳細的情況會在第十一集Podcast為大家揭曉,這一集也會提到第一次信長包圍網是如何落幕的,大家一定要收聽唷。
下一集,信長將發兵長島,討伐一向一揆勢力。但為何信長又要再起戰端攻擊長島呢?這場戰爭是否能如信長預期般順利呢?我們下集再告訴大家囉,或是大家可以去聽Podcast,那裡有最新的內容唷。
不知道大家對於延曆寺的選擇有什麼看法呢?如果自己處於延曆寺的腳色,會做出什麼選擇呢?是選擇織田方,還是淺井朝倉陣營,抑或是中立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唷。
下一集 →〈第一次長島一向一揆:柴田勝家的奇恥大辱!?─ 織田信長28〉